2007-08-29

農作物製成餐具 生物塑膠無毒又環保 --轉貼

農作物製成餐具 生物塑膠無毒又環保
updated:2007-05-04 21:46:09 MYT


■特許化驗師楊強中指出,這些以農作物製成的塑膠袋,若符合分解條件,會在21天內自動降解成水份及二氧化碳。(放大)
■直接用植物磨粉壓製成的生物塑膠,受到料性限制,能做的產品形式有限,不耐壓易損壞,若收藏不好,容易遭蟲蛀鼠咬。(放大)
■聚乳酸是將玉米等植物的澱粉萃取出來,轉成葡萄糖、乳酸,再經聚合作用成為聚乳酸原粒,就可以像一般塑膠原料一樣,做出各式各樣的產品。(放大)
(吉隆坡訊)近年來,可分解且不耗用石化資源的生物塑膠 (Bioplastic)在全球吹起一股綠色風潮。這些由木薯、馬鈴薯、番薯或玉米製成的塑膠,可以在兩個月至半年內分解,對人體及環境皆無毒副作用。特 許化驗師披露,生物塑膠不會污染環境,只是它不耐壓,容易損壞,因此目前只適用於製作一些餐飲用具。

生物塑膠又稱綠色塑膠,由於這種塑膠不使用塑化劑及溶劑,不會釋出環境荷爾蒙,因此作為食品容器的安全性會更高。

化驗師楊強中博士披露,大馬約3年前已有生物塑膠製造廠,但是製作成本比石油生產的塑膠貴逾3倍,加上尚未得到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s,ASTM)的認可,因此至今仍無法走出國外。

國內掀不起綠色熱潮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是美國最大及歷史最悠久的標準化組織之一,同時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及應用。它所涉及的領域包括冶金、建築、石油、紡織、化工產品、電子、環境、核能及醫療設備等。

楊強中說,國際著名商家如肯德基家鄉雞及家樂富霸級市場,曾經身體力行,提倡使用生物塑膠袋及餐具,但在國內掀不起這股綠色熱潮。

“除非政府向台灣看齊,實行限塑政策,或以資金扶助國內的生物塑膠廠商,生物塑膠才會在大馬熱起來。”

應學台灣施限塑政策

台灣受限塑政策衝擊,傳統塑膠工廠紛紛改製生物塑膠產品,令生物塑膠行業重燃生機,產品甚至外銷韓、日、歐及美。這些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包括醫療用的人體骨釘、縫線、馬克杯、牙籤、衣服、毯子、汽車內裝、球鞋、免洗餐具、光碟片等。

此外,韓國在四五年前開始推動廚餘回收,回收後的餿水多半拿來餵其含子,機,較銳的卻會刺穿豬隻的喉嚨。

因此,韓國政府一聲令下,不能再用竹、木製牙籤,全部改用生物解一,而生物籤,大多數產自台灣。豬,中難免有鐵筷及湯匙這些還可用器篩出但體積小又尖牙籤分材質,煮就溶這些牙籤,大多數產自台灣。

聚乳酸產品2個月內
分解為水及二氧化碳


一般人也許會擔心,聚乳酸(PLA)等生物塑膠製成的衣服、毯子是否能清洗及烘乾;製成球鞋會不會在路上跑一跑就四分五裂。台灣最大的生物塑膠原料供應商偉盟副總經理黃志賢披露,在一般大氣環境下,公眾不必擔心生物塑膠的分解問題。

他表示,當聚乳酸產品埋在土裡,有水氣(相對溼度90%以上)、氧氣及養分供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同時溫度處於58至70度的情況下,這些產品才會在約2個月內完全分解為水及二氧化碳。

牙籤有植物

香黃志賢還說,分別用樹薯、馬鈴薯粉、蕃薯粉或玉米製造的植物成分牙籤,因為使用的原料不同,分別呈白、綠、黃等色澤。如果剔牙時“細細品味”,還可嚐出地瓜甜、玉米香。

“不過,這些直接用植物磨粉壓製成的生物塑膠,受到料性限制,能做的產品型式有限,而且容易遭蟲蛀鼠咬。”

他指出,偉盟進口的另一種生物分解原料聚乳酸則是將玉米等植物的澱粉萃取出來,轉成葡萄糖、乳酸,再經聚合作用成為聚乳酸原粒,就可以像一般塑膠原料一樣射出、壓出、吹瓶,做出各式各樣的產品。

從印尼進口
木薯是最廉價資源


針對某些生物塑膠制成的硬品,化驗師楊強中表示,若是單純的生物塑膠,無法做出這種產品,因此堅硬的生物塑膠都是石油或其他再生資源的合成品。

他說,在本地眾材料之中,木薯是最廉價的生物塑膠資源。不過,由於本地的木薯已供不應求,所以大多數木薯皆從印尼進口。

“美國可以黃豆或玉米大量製作塑膠,中國則以馬鈴薯來生產塑膠,原因不外是這些農作物容易取得,而且成本非常低,使它們的生物塑膠比石油塑膠更便宜。但是,大馬既沒有黃豆,也沒有多餘的馬鈴薯及玉米,所以大馬若要朝生物塑膠這個方向發展,還是得改善原料問題。”

他也說,純生物垃圾袋或塑膠袋,若符合分解條件,會在21天內自動降解,而餐具較費時,大約七八十天。 (光明日報‧2007.05.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